不动的,他在有些时候格外固执,让人特别头疼。但是同为战友,娜塔莎不愿意看他继续这样苛责自己。这世上的煎熬难道还少吗?要是连自己都活得别别扭扭的,那真是别扭死了。
于是她思索着,说:“当时你在关注任务对象,我稍微观察了一下蔡医生——好好,我知道任务期间应该全神贯注,之后再听你唠叨现在先听我说。”
她说:“我认为她的状态并不像一个普通的背包客。”
什么?
稍微一懵,美国队长也开始在脑中快速回忆他与融恒短暂相遇的片段。
神情、步态、前进路线、对于视线过于敏锐的警惕、察觉异常后果断的快速脱离。
刚才还在犹豫不决耳朵史蒂夫,脸色变得难看起来。
随后没有任何犹豫,他抓起自己的外套,快步就要出门。
“别紧张队长。”娜塔莎说:“不一定是我们所想的最坏的情况。”
“我想不到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情况能让她在大阪逃命。”美国队长说:“在纽约他们就对她足够有兴趣,只是没得手,我还以为他们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——是我大意了。”
最后一个字和门关上的声音重合,娜塔莎吹了声口哨。
有些人说着“我已经接受了我们之间的结果”,然后推断出女朋友可能陷入危险,跑得比谁都快。
哦,说错了,前女友。
有时候话是不必说明白的,只需要抛出一个话头,然后将剩下的部分全部留白,让其他人用自己的想象去弥补。
娜塔莎只说了融恒状态不像个背包客,确实不像啊,背包客不需要左顾右盼警惕四周,但同样,逃命的人脸上不可能有“哇好多人啊”的笑容。
大阪对于她来说确实还是一座新鲜的城市,但这种新鲜和“观光旅游”是不一样的心态,更像是一种“不完全了解”的紧张和兴奋。
更像是在陌生城市赶考的考生心态。
这些东西史蒂夫或许不会这么快察觉到,但他也不是傻瓜,他的大脑分析整合这些信息,最终得出结论只会慢娜塔莎一步,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偏离正轨。
哈哈,有的时候人需要一点不够坚定的小小反对来坚定自己的看法。
在正确结论得出之前,大脑的危机意识会把所有的最坏的结果全部过一遍,并焦虑的认为那就是真相。娜塔莎没有说任何谎话啊,她甚至体贴的宽慰了史蒂夫“不一定是我们所想的最坏的情况”。
这在娜塔莎看来实在是拙劣又过于明显的诱导,但就是骗到了美国队长。
或许他自己心中也希望有一个理由,能让他不因“个人原因”去做一些在他认为“不够明智”的事情。
娜塔莎:“Boy.”
键盘敲击声再次响了起来。
·
夜幕降临,霓虹灯亮起,城市与白天相比大为不同,灯光与夜幕交相辉映,远离人群处便显得鬼魅起来。
寻找融恒的踪迹花了史蒂夫一些时间,他惊讶的发现融恒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反侦察意识,遮掩行踪方面的技术已经比一些特工都要强了。聪明才智在这种时候依然发挥效用,她非常清楚自己的长短板,也清楚自己在遮掩行踪时总会露出破绽,于是便利用这些破绽来布置新的诱导。
有时她会突然变更路线,这种突然转折总会让史蒂夫提高警惕,他在周围几次寻觅,最终确定了一个目标。
一个盲人。
他身上背着之前在融恒身上见过的背包,脸上的笑容带着一点可惜。
他正在自言自语。更大的可能是他带着耳麦,正在和别人说话。
史蒂夫只零星的捕捉到几个词。
差一点。跑得真快。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