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丽丝的名字,而只用首字母A?是与在死亡森林不能用真名有关?”
诺亚点了点头:“是的。人们发现在这片森林里被叫到真实姓名,一旦应答就会出现诡异的事件,比如撞见死后幽灵。渐渐地,停止使用真名。
地图又是冒险者的入林必备物,为了保护爱丽丝,故意隐去了她的全名。防止诡异力量看到地图上的名字,对爱丽丝产生不利影响。”
莫伦问:“爱丽丝本人怎么看待这件事?她相信森林有幽灵出没吗?在她活着的时候,有其他地图出版吗?”
诺亚:“爱丽丝在1750年去世,生前开放了死亡森林地图的版权,欢迎冒险者们修正与补充。她的猎魔生涯揭穿过很多装神弄鬼的事件,但支持死亡森林的幽灵说。那与《不该存在的爱情》的创作有密切关联!”
诺亚说到绯闻重点,情绪激动地摆起双手,做出飘来飘去的动作。
“据我老师的老师托尼说,爱丽丝甚至期待过变成幽灵。因为她在八十岁高龄第二次进入死亡森林时,与同龄的数学家万斯相遇。
两人叹息人生苦短,已经没有时间去相守,更无法似年轻时爱上一个人。三年后,爱丽丝在临终前创作了这首诗,托尼获得她的授权进行编曲,传下这一首游吟诗歌。”
诺亚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,为这段黄昏恋惋惜。
“爱丽丝不是单恋,万斯也给出回应。他一直都是独身主义者,专注研究函数,直到八十岁遇到爱丽丝。万斯在爱丽丝去世前三个月病逝,临终遗言「我发现死亡森林的本质是爱情」,这被视作他对爱丽丝的表白。”
诺亚说到这里,感慨地唱了起来:“如果这都不算爱情~”
这就是爱情吗?
莫伦与麦考夫对视一眼,都不置可否。
一个人的诗词与另一个人的遗言,局外人读出了爱情,却不一定是当事人的表达初衷。
莫伦指出疑点:“爱丽丝有对外分享情感经历的习惯吗?她创作过其他爱情诗吗?”
原主芬妮对猎魔人爱丽丝所知不多,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人物。只听过爱丽丝侦破的几起著名案件,不曾听说她的感情传闻。
莫伦:“爱丽丝活了八十多岁,一直没有写诗或写自传去分享情感变化的习惯吧?她为什么临终时要授权游吟诗人传唱《不该存在的爱情》?”
诺亚理所当然地回答:“因为这是真爱啊!人在临死前,把最浓烈最不甘最遗憾的情感写进诗里。终于不再压抑自己的内心,甚至是告知世人!”
麦考夫指出其中的逻辑冲突:
“这首诗的最后一句「那是不能被人发现,触之即死的秘密」。都说了不能被发现,又为什么要公之于众?”
诺亚深吸一口气,是自己的演出经验太少吗?
入行五年,第一次遇上在爱情诗歌中找逻辑正确的听众。
“难道两位认为这是我老师的老师编的故事?!”
诺亚严正声明:“托尼先生持有爱丽丝的书面编曲授权书!如果你们不信,去欧洲鸢尾国的皇家博物馆,授权书就收藏在陈列室里。”
麦考夫眨眨眼,别说跨洋去欧洲,碍于剧情纠偏的力量,他连死亡森林领域也走不出去。
作为任务者无法离开,但能找人跑腿。
他不再与诺亚辩论诗歌里的逻辑,而是从善如流地表示认同。
“原谅我的较真,我是被这种不可思议的爱情震撼了。可惜,我没有生在爱丽丝与万斯的时代,无法一睹两位的风采。”
麦考夫顺势提出请求:“以您的师承背景,比其他人都了解爱丽丝与万斯。您是否了解附近哪里可以购买两人的著作?”
上午,逛了北镇的所有书铺,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