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袋灵不灵光,二个安排三次回原作坊检查的机会,看是不是愿意替其中的个别劳育犯求情。每个上层劳育犯有一个求情名额。当然求情只是给于一个上层考核,不通过还是得回去干苦力的。 如果能够发现自己的价值,又比较有爱心愿意替别人求情,那这样的人自然是良民的最佳人员。哪怕曾经犯过错误,甚至犯过罪。 相反,如果仅仅是自己头脑灵光,但对曾经工友的困苦视而不见,还曾经犯过罪。那这样的人,高翰文可不敢相信会是一个合格的良民。 而且这个方案还有个好处是作坊也愿意配合,意味着找不到自身价值的人会被集中无差异加重奴役。作坊可以从这些编号劳育犯中获得成本优势,又可以从上层劳育犯中获得管理优势,筛选后,高翰文还能补充获得自己的优质良民。 这一好一坏,都不用等这些人出狱,天下百姓自然能从流言中知道怎么样的百姓更吃香,自然能明白自己该怎么做,该怎么去寻找自己的不同价值。 只要这样的人多起来,新学才是真的有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