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梅花落>其它小说>[大唐]安乐公主> 银屏金雀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银屏金雀 (1 / 3)

这事由谁来做?一般来说,谁提出,谁施行,更何况这是一件名传千古的美差?

裹儿年纪小,又是女子,调不动人力物力,照理自然是她的父亲顶上,但李显是武曌的儿子,呼声最大的储君候选人。

武曌拿李显溜了几次大臣宗室,但最终仍未册立太子,可见她的内心依然有些不愿。若将差使给出去,则显得武曌赏罚不明。

“叫狄怀英来。”武曌想毕,吩咐道。

宫人应了去请人。一盏茶后,狄仁杰来到殿中拜见。武曌挥手让人退下,笑问:“国老,近日身子可大好些?”

狄仁杰笑回:“臣年迈,一身的毛病,让圣人担忧了。这两日精神比前些天略强些。”

武曌说:“朕得了一份奏疏,无人可共欣赏,特请怀英一观。今日无君臣。唉,朕是孤家寡人,朝野也只有你呀,能和我说上一两句实话了。”

说着,武曌走下来,拿着奏疏和《千字文》递给狄仁杰。狄仁杰忙接过,看完奏疏,又匆匆翻阅了《千字文》,又回看了奏疏的落款,吃惊地盯着武曌看。

武曌见状,开怀大笑,说起当年在太宗皇帝面前训狮子骢的旧事来。说罢,她怀念道:“朕说这话时,也是十四岁。”

狄仁杰与武曌政见相同,故而才能君臣相得。他闻言沉默半响,震惊与惋惜交杂在一起难分难解。

他叹道:“君家芝兰玉树,生于庭阶。”

武曌脸上带着得意,儿子辈指望不上,但孙儿辈确实有几个优秀的。

狄仁杰又问:“臣……”

武曌打断他说:“我已说了,今日不论君臣尊卑。”

狄仁杰说:“我听闻庐陵王嫡子重润,先帝爱孙,丰神俊朗,孝顺友悌,不知何日能出阁一见?又有皇嗣三子,名唤隆基者,据传机敏果决,只是臣也未曾见过。”

武曌勃然变色:“你这个狄怀英,朕与你推心置腹说事,你倒议起储来。”

狄仁杰面无惧色:“圣人无私事。若是臣今日没看到这份奏疏,也不会想起圣人有几个好孙儿。”

武曌态度又冷又硬:“芝兰生于深林,非无人而不芳。”

狄仁杰回道:“芝兰初生,柔弱稚嫩,当以人望养之。”

武曌嗤笑一声:“朕难道不是芝兰?朕自打进宫起,就走的是一条有进无退的路,一步,一步,往前走,一直走到天下道路的尽头,每一步都充满了杀机,但是朕今天站在了这里。”

狄仁杰语气有所缓,道:“天下有几人能似圣人?”

武曌挥手道:“怀英再提立储之事,即刻打出宫殿。”

狄仁杰心中叹气,说:“小县主的建言很好,只不知圣人命谁去做此事?这两年国事艰难,刻印九经耗费只怕不少,需好好合计。”

这事又勾起武曌的纠结和立储的纷争,使她心中不快,又感到茫然。

道路的尽头,依然充满着杀机。

武曌明白狄仁杰的意思,她年事已高,早立了太子,早让太子参与朝政,政权就能平稳过渡,她也能平安到老,两相便宜。

然而狄仁杰不明白武曌的心事,狄仁杰老迈,但武曌自恃精力旺盛,不同一般人。还有,权力的漩涡中哪里有什么平安引退?

所谓的平安,不过是败者丧失自由,换来的囚笼。

她是通天宫上展翅飞翔的金凤,不是绣在银屏上的金丝雀。

武曌胸中郁气堆积,道:“国老病愈之后,比之前昏聩了。”狄仁杰恭敬领骂。

她出了一口浊气,心情平复下来,说:“校印九经之事,朕自有打算。”

“圣人英明,老臣难及。”狄仁杰道。

不欢而散。

武曌目送狄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