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梅花落>都市言情>我死后状元夫君疯了> 地狱模式的科举之路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地狱模式的科举之路 (2 / 4)

去。否则,穿越来的曾芸芸完全没有必要继续原来那个曾芸芸的人生轨迹。

和她一样,肖平也没有经商、务工和种田的能力。曾芸芸的希望就只能寄托在他读书考取功名之上。可是,肖平在读书方面的天赋实在算不上优秀。在曾芸芸的记忆里,肖平经常手捧着书本学到深夜,然而在书院先生的眼中,他依然是块不可雕的朽木。

毕竟,书院虽然兼顾着启蒙的职责,但最主要的还是培养科举人才。而科举,绝非简单的死记硬背就能应付。如果先生看到某个学生没有在科举中胜出的可能,便不愿意在其身上耗费过多的精力。他们心里都很清楚,能给自己带来声名并获取实际利益的,还是那些有希望考出好成绩的学生。

肖平在书院的学习情况,在家族中并不是什么秘密。正是因为他在读书一途看不到希望,大伯、大伯母才会一起上演双簧,软硬兼施地夺走他在书院的学习机会。

肖平的父亲也是读书人,而且考中了秀才,在书院的学习机会正是他父亲当年努力争取来的。虽然他父亲后来失踪了,但是族长也并没有说要拿走这个名额。因此,只要族长或者书院不发话,谁也无法夺走这个机会。可是,肖平自己却选择了放弃。

曾芸芸想了想,觉得认定肖平没有读书的天赋也不太准确。他的记忆力相当不错,只是领悟能力实在太差。可是,八股文在万历年间不断发展,四书五经都被考遍了,开始出现很多偏题、怪题,之后张居正还会在科举中下手,施行一些改革。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没有足够的悟性,单靠死记硬背,顶多考个童生。看起来,必须要对肖平加强辅导了!

曾芸芸的心情刚刚稍微宽慰了一点,可是一想到所处的年代和地方,她再次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。

在明朝,江西的科举之强令天下士子羡慕嫉妒。

洪武十七年,经过十余年的精心酝酿,朝廷公布了科举的固定模式,决定在洪武十八年重新开启科举。永乐以后,专门重视科举科目,科举中尤其看重甲科进士。

从明朝前期开始,江西的科举便展现出了强劲的势头。

一行行详细的数据立即清晰地出现在曾芸芸的脑海中。她发现,穿越之后,她前生看过的书,几乎像是被刻盘保存了一般,极其清晰准确地被记忆了下来,每一个标点,每一个数字都没有丝毫遗漏。

在她的记忆中,明朝的科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:

第一个阶段是开国到成化二年。这一时期,进士的录取经历了南北之间的激烈争论,朝廷刻意保护北方人士,但江西的举人仍然凭借着巨大的优势,在全国的进士中占比最高。在二十九次科举中,录取进士五千四百零六人,江□□占一千零五十四人,足足占了将近二成。

第二个阶段是成化五年至隆庆五年。这一时期共开科举三十五科,全国录取进士一万一千四百二十一人,江西占一千零六十人,比例接近一成。

第三个阶段是万历二年到明末。这一阶段,在二十五次科举中,录取进士八千零七十一人,江西为六百九十八人。这是江西进士在全国所占百分比最低的一个时期。

曾芸芸恰好赶上了第三个阶段的开端。也就是说,她赶上了江西的录取名额被减少的年代。

尽管接下来,江西籍进士的录取人数会有所下滑,但是总量在全国的比例依然较高,这样看来,江西考生未必会吃亏。

可是,曾芸芸所在地方的考霸数量实在是太多了。可以这样说,哪怕放在全人类的文明史中,考霸最密集的地方也非这里莫属。

这里所处的吉水县隶属于吉安府管辖。没错,这就是欧阳修、文天祥等人的老家庐陵。在宋朝,这里人才辈出。到了明朝,则是考霸云集。

单就科举而言,江西一省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