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氏眉头紧锁,问道:“不是前几天已经强些了么?”
不应该啊……
自上次听说文姨娘的病,她当天就做主把同仁堂的李大夫请来了问脉。
同仁堂可是一个老铺子,传承两朝至今四百年,不仅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,更是研制了许多药方。
那李郎中更是同仁堂新一代掌堂,医术很是信得过。
须知在寻常大家族里,妾室不过只是主人家的一件玩物般的存在,若是生了病,能有大夫诊脉就已经是当家主母的恩德,更别想请什么名医。
安氏能请来李郎中,属实是用心了的。
好在效果也还不错。
按着李大夫的方子吃药,文姨娘虽然没有即刻痊愈,但也一日好过一日。
见状,安氏也放了心。后又遇到安承泽下聘定亲,顾明瑾回京等事,便也没再有闲暇管东院诸事。
今日乍然听闻文姨娘的病不好,一时确实有些想不到。
不仅安氏想不到,就是顾沉晏也疑惑了。
当日送顾明瑜离京,在回来的时候遇到葭姐儿,也是在那一日他听说了文姨娘的病,还当即告知母亲安氏,后面问医抓药,听闻已经大好,怎么又回突然反复……
思及至此,顾沉晏看了看安氏,只见母亲也眉心微蹙,似在考量,便知道她心里有了成算,也不再多言,只说:“母亲,我去看看葭姐儿。”
侯府内宅诸事都是由安氏操持,他并不准备自己去过问。
一则信重母亲为人,晓得她自会处置妥当;二则是说到底是他爹顾明瑾的姨娘,内宅妇人之间的事情,他不想插手,也不方便插手。
“恩,你且去吧。”安氏点点头。
……
待顾沉晏一走,安氏眼中的温度就冷了下来,当即吩咐人去传来文姨娘的贴身婢女,一通板子打下去,才问明了事情缘由。
原来早在寒疫之时,文姨娘就病了。
当时虽然没有请大夫问脉,但确实十有八九是得了伤寒。
只是因为京中寒疫闹的厉害,文姨娘怕说了出来,就会被撵出府去,所以一直小心翼翼的瞒着,只让丫鬟悄悄去外面买药回来在院子煎着喝。
虽然没甚性命之忧,但终究是落下了病根,为了怕郎中问脉会发现,就一直忍着,不告诉人,也不准备找郎中。
后面有次被葭姐儿看到,而后顾沉晏并告诉安氏,又请了同仁堂的李大夫来开药。
虽然按着李大夫的方子吃药有些效果,但总归是见效慢。
就有人私下跟文姨娘说‘那李大夫都不曾诊治出姨娘得过寒疫,想必也是个没什么本事的,故此他的药吃了才总不见好’。
这话原本文姨娘也不太在意,只是前几天听说顾明瑾即将回京,就有些坐不住了。
毕竟她年岁已经不小了,身边只有葭姐儿一个女儿,还是想要再生个儿子傍身。
存了这个心思,文姨娘就想在顾明瑾回京之前把身子调理好,免得失了先机……
在她看来,卫姨娘也只有一个女儿,且比她年轻貌美,还把莲姐儿送到安氏名下养着,就是为了讨好安氏,以便能有机会再要个儿子。
所以,心里急迫之下,文姨娘就停了李大夫的药,转而悄悄寻了个机会,趁着家里事多,借着葭姐儿不舒服的名义,找人请了个专治妇产一科的胡大夫来问脉。
之后就开始按着胡大夫的方子调理了几日,最初还感觉不错,后面却是一日病重一日。
直到今天完全起不来床,院子里的小丫鬟慌了神,怕被牵累,才敢跑来禀报。
听了这一番来龙去脉,安氏冷笑一声:“大爷回京的事儿都还没定下,吏部的公文也得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