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尽春来,天气渐暖,长安城中一派盎然春色,草木青葱,红紫迎人。
兴道坊,梁王府,青丝高绾的婢女有条不紊地卷起窗前半旧的竹帘,擦地抹桌,焚香布膳。
沈沅槿执笔坐于案前,往那小册子上画花样子,时而抬眸去瞧罗汉床上小口吃林檎毕罗的陆绥。
陆绥将满四岁,正是事事好奇、活泼好动的年纪,若非有那林檎毕罗绊住她的手脚,这会子怕是早往沈沅槿那处摸爬去了。
檐下,盈袖伸手推了门,与身后针线房的媪妇一道入内。
那年近五旬的媪妇将填漆托盘往她面前搁了,因笑道:“沈娘子,这是针线房为您和县主新制的春衫,还请娘子过目。”
沈沅槿闻言莞尔一笑,当即立起身来,凝眸去瞧那托盘内的衣衫,无需上手去触,便知乃是上好的绸缎所制。
“劳烦老媪跑这一趟,这些钱便拿去吃茶罢。”一壁说,一壁去钱罐里抓了小把铜钱出来送与她。
刘媪年长,往日里没少拿各院主子的赏赐,当下也不与她客气,大大方方地将拿那把铜钱接过,还不忘与人说道两句吉利话。
沈沅槿浅笑着搭了两句话,便让身侧的枳夏送她出去。
待她二人离开后,沈沅槿自去取了衣衫来,先叫陆绥试了,见皆合身,这才匀出些心思来瞧她自己的。
因是量过身后制作的,且她如今的这副身躯上月才刚满的十六,几乎不会再长个子了,故而倒也不必担心穿不上。
梁王陆渊早些年也曾有过一个长女的,只那长女命薄,未活过十岁便早早离世;直至陆绥降生前,陆渊没再有过女儿,故而对于陆绥,年近四旬的陆渊甚是宠爱。
沈蕴姝原是汴州陈留人氏,二八之年嫁与汴州长史的次子为妻,不曾想婚后两年便守了寡,因无子嗣,为婆家所不容,遂寡居母族沈府。
因沈沅槿乃其胞兄沈炀的独女,加之怜其年幼失恃,沈蕴姝视她为己出,常悉心照料,无微不至。
又三年,正值盛年的陆渊奉旨巡视汴州,下榻沈府,于园中邂逅沈韵姝,见之忘俗,欲纳为侍妾;沈氏家主为攀附梁王,便以沈炀和沈沅槿相胁,迫使沈蕴姝与陆渊为妾。
自沈蕴姝随陆渊离开汴州后,缠绵病榻多年的沈炀深恨自己未能护胞妹周全,更兼思念早逝的亡妻,导致病情越发沉珂,不过两年后便匆匆离了世。
沈炀那厢弥留之际,沈沅槿不过十一的年纪,恐她独自留在沈家孤苦无依,便托旧友办了过所,命心腹护送她前往长安,投奔身在梁王府的姑母沈蕴姝。
一行人舟车劳顿近两月,方来至京中,入梁王府拜见沈蕴姝,留在梁王府中。
沈沅槿打娘胎里带了弱症,身子不似寻常女郎那般康健,初至千里之外的长安不免水土不服,不出半月便病了一场。
病情最为凶险之时,人竟烧得昏死过去,药也吃不进,沈蕴姝在床边守了半日,观她气息渐弱,不由心凉半截;正要听从身侧有年纪的仆妇之言预备后事,沈沅槿却是忽然睁了眼,开了口,嘴里却只透出一个“渴”字。
在场众人不知,自那时起,沈沅槿便已换了个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芯子。
起先,沈栀并不适应这里的一切,因害怕被人瞧出她并不属于这个时空,鲜少与人说话;直至每日细心留意此间的一举一动、一言一行,模仿她们的言行举止,方渐渐融入到此间的生活中去。
饶是沈栀努力适应了数月,然而对于这个世界的诸多事情,譬如吃饭、穿衣、解手等等,还是不大习惯。
沈栀头一回沉下心来翻看这个时代的书籍时,方惊讶地发现,除却小部分笔画相对较少的字她能识得外,笔画略多些的,竟是有一大半都不识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