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道十皇孙今日要来,大理寺一众人员都在等候,大理丞、大理正、主簿,除在外忙碌的狱丞、大理司直之外,其他人李明昭全都见到了面,并且一一互相认了认脸。
众人都很重视,就是有事在身忙碌的,也都请人帮忙向十皇孙问好。
李明昭与这些人闲话过后,来到为自己准备好的办事处,看着房间里桌子上放在桌子上的卷宗,拿起来翻了翻,微微皱起眉头。
“怎么全是过往的卷宗记录?近来没有新案子吗?”
同为大理寺少卿的吴泗水来串门,听到李明昭的疑惑,眼珠一转,开口道:“近来倒有一桩新奇事,殿下可要一听?”
李明昭看着他,好奇道:“有何新奇之事,烦劳吴大人详细道来。”
吴泗水捋了捋细细的胡须,眯着眼睛,一副感叹的语气说:“尽来,有一桩案件被柳州移交到大理寺,有一农妇前去柳州县令拦轿告状。
她说,自己被夫婿强迫捆绑,将她典妻为妾为当地富户生子。因手段粗糙,以至于她在路上流产,到了富户家又被棍棒捶打,好不容易生子后,那富户留子赶母,她回到原夫婿家,可那豺狼一般的夫婿抛弃她,拿着钱财搬走了。”
“这农妇疯疯癫癫的回了娘家,又被赶了出去,乞讨为生,偶尔帮人砍柴卖柴,几年后从同乡口中得知,典妻抛弃的前夫居然已经科举高中,进了翰林院。”
“那农妇告的是京官,柳州县令不好处理此事,所以上报之后,移交到我们大理寺。”
李明昭皱起眉头,翰林院虽无品级但都属于皇帝私臣,若此人简在帝心,此事并不好处理。
她问:“可调差清楚了,这畜生姓甚名谁?”
吴泗水笑了笑,一脸神气:“虽然此人改过名,但我大理寺不是吃素的,自然是查清了。此人姓柳、名嘉程,去年入职翰林院。”
说完这句话,他叹了口气,语气又有些低沉:
“只是有一点不好办,此人虽然不在帝心,但很得尚书令的青睐,据说,尚书令大人有选婿之意……”
李明昭听到最后这句话,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:“尚书令他是人老珠黄,眼神不好吗?这种人也配招婿?”
吴泗水正在捋胡须的手,呆住咽了咽口水:“殿下,您,您……也太口无遮拦了些。”
尚书令何等权威,怎么能这么说。
李明昭满不在意:“这话我只跟你说了,若是以后传了出去,那我唯你是问。”
“话说回来,此案到底要如何判,你们是什么想法?”
要知道,本朝前几代盛世,承平日久,典妻之事并不多见,也就是这几年农时不好加之生了匪患,这种事件才像是雨后春笋一般冒出头来。
现如今,还没有什么严格的律法加以惩处。
地方县衙判典妻之事,都是杖责五十八十,如今此事涉及翰林院,更要酌情处理。
律法不严,那就要以人情来判。
这人之情理,更难左右。
吴泗水摇了摇头,道:“若是按照老夫的意思,那自然是要严罚,只是,有尚书令这一层面子在,怕是难。”
“哎呀,咱们大理寺要是有个能顶天不怕得罪尚书令的大人物就好了~”
听着这浮夸的语气,李明昭再听不出来就是傻子。
绕了一圈,她听懂自己这同僚的意思了,此事难办,但是大理寺还是想办。
怕是需要一个带头之人。
而不巧,如今她以皇亲的身份入职大理寺,算得上是大理寺最粗的大腿,若是她能出头,此事自然容易严办。
李明昭仔细想了想,看着吴泗水说:“稍后把卷宗拿到我这里,此等小事,本殿下酌情处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