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家里借住。
后来国家有意将人口密集地方的知青安置到人口相对稀疏的地方,内陆沿海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指标安置知青了,像韩婉箐她们这两届基本只让去黑省、云南、吉省、贵省、西北等地方,甚至这几个省也不是想去哪就去哪,还要看名额和申请后安排。
江城这两年的安置指标就很少,基本上没关系的不让留在省内下乡。之前下乡的那些知青八仙过海各显神通,顶父母班回城的,嫁人回城的,病退回城的,留在村里婚嫁的不胜其数。
走的人多,来的人少,大渔生产队现在就剩下这四位老三届知青。他们的父母也就是城市普通工人,既没关系又没钱,他们几个也既不想结婚又不想回城,干脆就这么咸鱼般混着。
反正在乡下只要肯干活,也不会饿死。
刘秋菊吸溜一口菜粥跟几个菜鸟知青传授:“你们以后就知道了,能躺就躺,反正又回不去,队里除了干活也没啥娱乐,躺着少折腾才舒坦。”
刘红雁叨了一筷子咸鸭蛋嗦着黄油点头:“我们还有台收音机,躺那一动不动听最惬意。你们要是加入以后一起分摊买电池。”
最先坐起来跟韩婉箐她们搭话的男知青叫李大志,也是知青点的负责人,他看几个知青一头雾水就给几人解释:“我们也是这么多年下来想通了,反正又回不去,我们也没一大家子要养,那干脆干够自己嚼用的就行,其他能吃吃能喝喝,该躺躺该睡睡,心里别想太多事舒坦就行了。”
他们下乡六七年早就习惯了,也没听过国家让回城的消息,又没新知青的斗志和人脉,就想在队里当一条躺平的咸鱼。
不求奋斗,不求上进,不求表现,不求评优。
得过且过,能躺不站,活着就行。
跟这个讲究艰苦奋斗、热血拼搏、铁人意志的时代格格不入。
怪不得王小六说老队长头疼。
最后狼吞虎咽扫完剩菜很少开口的李爱国也一抹嘴:“干活别太卖力,明天就躺,你们还能躺一个月,多休息多攒肉,养精蓄锐,一个月后就是双抢,那可得脱三层皮。”
说来也巧,留下的几位知青刚好两个女生都姓刘,两个男生都姓李,他们都让叫自己大刘小刘大李小李就行。
几个知青的肺腑之言韩婉箐陈果葛平几人一时不知道该咋回答。
几个老知青也没指望她们听进去,新人刚来谁不是一腔热血,想要在农村发光发热当能带领队员闯出一片天的英雄模范知青?
等她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上几年农活就老实了。
洗碗的李大志看了一眼忙着搬桌子搬凳子的几位新知青,心里嘀咕,这几人到也不一定。
韩知青看着那么漂亮,一定很快就会被队里城里有钱有实力的人追走,就是嫁回城里也不难。
陈知青和葛知青都是江城本地人,看着普通不起眼家里都在厂里工作,但也算有关系有人脉,至少城里招工第一时间可以通知到他们。
说不定到最后留在这里躺平的依然是他们咸鱼四人组,李大志心里自嘲道。
点着煤油灯回到屋里,晚饭一直在沉默的陈果小声问韩婉箐:“队里真有那么吓人吗?”
这两天老队长照顾她们,干得一直都是拔草的活,她还算能适应。
韩婉箐想了想,笑着说:“不知道,我们试试就知道了。能干就干,干不了也不勉强。”
陈果点点头,心里松了口气。
她还真怕韩婉箐是个特别上进的性子,到时候自己跟不上怎么办。
两个人简单洗漱一下上床,放下帘子,韩婉箐觉得自己就呆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。
她平躺了一会,心里默念一声进去。
一眨眼的功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