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 51 章 山林田地(一) (5 / 15)

能够到达新大陆,看到土豆,他们自然会被当地人教导该怎么种植。

北魏。

贾思勰同样执笔记录着一些当前还用不上,但也许后世子孙用得上的知识。

“红薯和玉米的种植方法,听起来都是需要

等它们发芽,然后重新移植到一块地里?这,岂不是像插秧一样?”

贾思勰顿住笔,思考着。

水稻也是需要育种的。

秧苗长到三到五寸后,要从育苗的田里移植到稻田里。

插秧时要注意留出空间,不能插得太密集。

莫非种红薯、玉米和插秧一样?

不过姜海蓝说,红薯和玉米可以同时种在一块地里……他皱眉凝思,红薯藤,红薯长不高,藤蔓长……那么玉米,玉米自然是……

贾思勰拿毛笔的手下意识地在自己齐眉处比了比,玉米长得高?

……牛皮菜是什么?菜的一种?

但是姜海蓝说摘去喂猪?

元代。

王祯惊讶地望向姜海蓝,林省的气候竟然是这样的吗?

他顺手将姜海蓝说过的作物和水果都写在了纸上,包括他从未听过的,但姜海蓝这么说,那些作物和水果的种植是有南北差异?

可是林省的土地和气候不挑?

他琢磨着要不抽时间去一趟林省,找当地的农人讨教讨教,这也有利于他写《王祯农书》。

友人问他,“草莓这种水果,我们这个时候根本没有,你也打算写到你的书里吗?”

王祯笑道,“留给后人吧,现在没有,总不会往后数百年,一直都没有。”

但我如今留下记录,也许可以让我们的后人,少走一点弯路。

那么只有一点呢。

那也是我王祯今日之功。

明代。

徐光启眉目温和地听着姜海蓝絮絮叨叨因为种地的人少了,山林里杂草、藤蔓疯长,堵住了曾经穿过山林的山路。

他微微一笑,轻声念道,“……数罟不入洿池,鱼鳖不可胜食也;斧斤以时入山林,材木不可胜用也。”[2]

这个道理,千百年前孟子就已经说过了。

这千百年,历朝历代的人们,难道就没有人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吗?

只是,做不到而已。

但偏偏……徐光启望着天幕,目光深邃,偏偏天幕之上那个世界,让他看到了。

那么,你能不能让我知道,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呢?!

还行吧,有点酸,但是也是甜的。

她在一棵橘子树上摘了两斤多橘子,从树上跳了下去——再多的就摘不到了,手臂不够长,枝干不够粗。

然后去爬另一棵树。

摘了差不多半背篼后,姜海蓝去了另一块地,摘种在土地边缘的柚子树上的沙田柚。

她忍不住笑道,“我一直都记得,小时候和我老妈在这块地里种玉米、种红薯,她总是趁机教育我,要好好读书,不然长大了就得辛苦种地。”

其实在别的地里种庄稼,她老妈也教育过她,不过没有这块地记忆深刻。

姜海蓝挑了一个大的沙田柚摘了下来。

她继续说:“我小时候啊,差不多的农活儿L都种过。比如把土豆切成带芽的块,种到地里;比如将红薯

埋在地里,等它们发芽长出藤,摘了藤去种在地里;比如玉米粒塞在泥团,等它发芽长出来,整个团一起种在地里;比如等红薯藤长长,掐了红薯藤回去喂猪,摘牛皮菜回去喂猪……”

姜海蓝举目望向不远处的山林,“那些山林里,我们寨子上的孩子也都去放过牛,去捡过松果、捡柴、弄干松针。”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