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去玩。”
小苏轼附和道:“我们也想出去玩。”
史湘玉屈指各弹了下两个孩子的额头,“等你们长大了,你们也可以出去玩。”
宋嘉树问道:“娘,你说的长大是多大?”
“长到十岁。”
宋嘉树和小苏轼听到这话,两人的小脸上都露出失望的神色。他们离十岁还早着呢。
“在十岁之前,你们就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吧。”史湘玉从宋嘉树手中抽回信,“你们两个赶快去给你们的爹写回信。”
“哦。”宋嘉树和小苏轼不太情愿地写回信。
“再过几日,我们该回去了。”史湘玉已经安排好捐赠粮食一事。
“什么,回去?
史湘玉的这句话对宋嘉树兄弟俩来说,无异于晴天霹雳。
“娘,我们不是不回去吗?”
“谁跟你们说我们不回去的。”史湘玉好笑地看着两个孩子,“你们还想在这里玩多久?”
“娘,我们不是来庄子避暑的么,现在天还这么热,我们回去做什么。”
“你们不打算回去过乞巧节呢?”
小苏轼道:“我们在庄子也可以过。”
“你们不打算跟姐姐一起过乞巧节呢?”
“娘,你可以把姐姐叫来庄子啊。”
史湘玉伸手戳了戳儿子的额头,“今年乞巧节,你大表姐及笄,我们得回去参加她的及笄礼。”
宋嘉树听史湘玉这么说,才想起来是有这么一回事。
“娘,那我们参加完大表姐的及笄礼,是不是能回到庄子?”
“到时候再说。”史湘玉拍了下宋嘉树和小苏轼的后背,“赶快去写信。”
就在这时,派去送粮食的伙计回来了。
在来到庄子的第三日,史湘玉就派人送了一批粮食到闹干旱比较严重的地方。
前几日,史湘玉又派人送第二批粮食。这时回来的伙计,就是前几日送粮的人之一。
伙计仔细地向史湘玉汇报捐赠粮食的情况和益州闹干旱的状况。
史湘玉听完,面色沉重地叹了口气道:“没想到益州的干旱这么严重!”
“幸好有不少人捐助粮食到了益州。”伙计道,“也幸好朝廷派来赈灾的官员也到了益州。”?
宋嘉树闻言,想到前段时日小报的内容。
“是韩琦韩公吗?”
“对,就是韩安抚使。他一到益州,就开常平仓,发粮给灾民,还在各地添设粥铺。”
宋嘉树好奇地问道:“你有没有看到安抚使?”
“看到了,安抚使还亲自来感谢我们捐粮。”伙计说到这事,神色非常激动,“安抚使非常年轻,为人亲和。”
“对了,安抚使还让身边的人记下捐赠粮食的人名,我报了大娘子您的名字。”伙计继续道,“安抚使说他会向朝廷上报捐赠粮食的人,朝廷会下旨嘉奖大娘子你们。”
宋家的良田,一半是史湘玉的嫁妆。剩下的一半,大多数都是史湘玉嫁给宋长河买的。庄子也是史湘玉出钱盖的。把田地租给佃户,也是史湘玉负责的。
宋长河只负责读书和游玩,不管家里的这些琐事。所以,庄子的佃户们把史湘玉当做女主人。他们在外自报家门,说的就是史湘玉的名字。
“我们只是尽了一点绵薄之力,哪里值当朝廷嘉奖。”史湘玉觉得他们只是做了他们该做的事情,并不值得朝廷嘉奖。
“大娘子,安抚使还说多亏了我们捐赠粮食,让灾民们在他来之前,能有饭吃。说这是大功德,必须让朝廷知道。”
“安抚使言重了。”
“大娘子,您不知道安抚使还亲自搬粮食,亲